2018年6月6日上午,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邀请到美国科学院院士、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系统生物学中心荣誉教授——Arnold J. Levine,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举办了一场题为《对癌症免疫疗法的响应及长期生存率的预测算法》(Algorithms for Predicting Responses to Cancer Immunotherapy and Long-Term)的学术报告,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施一公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本次讲座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聆听,庄严伟丽的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与会观众在学术的殿堂中享受了一次科学的洗礼。
Levine教授1939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市的布鲁克林,后于纽约州立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分别取得生物学学士学位及微生物学博士学位。回顾Levine博士50年的科研生涯,可谓精彩纷呈,曾先后任教于多个世界一流学府,如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等,现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系统生物学中心的荣誉教授。Levine教授不但学术成就骄人获得的荣誉奖项亦是不计其数,其于1991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美国医学院院士;1998年荣获路易莎·格罗斯·霍维茨奖(Louisa Gross Horwitz Prize,用于表彰在生物学或生物化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者);2001年获得第一届阿尔巴尼医学中心医学和生物医学研究奖(Albany Medical Center Prize in Medicine and Biomedical Research);2008年荣获美国癌症研究学会颁发的基础癌症研究AACR奖;2009年获得美国癌症学会荣誉勋章等。
Arnold J. Levine教授
Levine教授是癌症研究领域广受赞誉的领导者,同时也是肿瘤抑制基因p53的发现者之一,p53可以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同时也是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之一,Levine教授为p53领域的探索发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Levine教授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建立的Simons系统生物学中心致力于进行分子生物学以及物理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研究内容涵盖了: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基因多态性与分子进化、信号转导通路以及癌症生物学中的药物基因组学等。
在今天的报告中,Levine教授以生动详实的语言为大家介绍了癌症免疫疗法及长期生存率预测算法的相关研究。过去十年,检查点免疫疗法一直用以激活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杀死癌细胞的目的,其中大约有20%的病例可以达到5年甚至更长的生存率。据悉,CD-8杀伤T细胞(CD-8 killer T-cells)可以识别由基因突变产生的促肿瘤生长和分裂的异源抗原,这些抗原(长度为9个氨基酸)通过由HLA-A,B和C基因编码的I类受体呈递给T细胞受体。在杀伤肿瘤细胞之后,肿瘤及T细胞表面的蛋白能够激活或者抑制T细胞的杀伤作用或后续的细胞分裂,其中T细胞杀伤的抑制因子即被称作检查点蛋白。CTLA-4和PD-1/PD-1L是能够在杀伤后阻抑活化的T细胞分裂的两类蛋白质,在正常情况下,它们包裹于组织表面,不会被免疫系统所杀伤(自身免疫)。直接靶向CTLA-4及PD-1的抗体可以阻抑以上蛋白的功能从而实现T细胞对肿瘤细胞有力的杀伤效应。
Arnold J. Levine教授
尽管检查点免疫疗法是癌症治疗历史中的一大进步,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为什么该疗法只在20%-30%的时间里有效?我们是否能够将响应案例和非响应案例区分开来?为什么一些病人会生出自身免疫疾病?我们能否鉴定出被T细胞受体所识别的抗原及其HLA类型?如果可以,那么是否可能通过使用这些抗原来提高疗效?免疫系统是否可以在特定条件下不依赖检查点疗法起作用从而实现对肿瘤的生长和分裂的控制,并最终实现癌症患者的长期生存?我们能否在实验中发现并证明免疫系统在癌症生存中起到的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Levine教授在报告中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并为大家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发明的一种预测算法,用以区分转移期的黑色素瘤检测点疗法中响应群体和非响应群体,经研究证明该算法已达到了约85%的精确度。Levine教授的这一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普通肿瘤抑制基因中可能性抗原候选者,有助于解释关于突变剂、免疫原和HLA类型的某些现象,并进一步用来探讨未来可能的全新疗法。
在一个小时的科学报告中,Levine教授全程神采奕奕、精神矍铄,为大家带了一场精彩而又丰盛的科学盛宴。讲座结束后,提问发言者络绎不绝,Levine教授对所提问题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鼓励并进行了详细而热情地解答。Levine教授幽默风趣的谈吐和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为广大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在意犹未尽的学术讨论中,圆满地结束了本次讲座。
高精尖创新系列讲堂,为贴近学科前沿,拓宽学术视野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我们会在各个部门的支持下,积极挖掘自身潜力,组织开展更多的讲座沙龙活动,以更好地促进学科建设,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升师生学术能力而服务。